疫情之下中国企业发展环境调研报告(下)

产业快讯 1615条 2021-03-06 10:59

(七)外商投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处理与账款拖欠治理的评价较差 企业对于法治环境的总体评价一般,评分为7分(见表9)。但是大型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认为法治环境表现

(七)外商投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处理与账款拖欠治理的评价较差

企业对于法治环境的总体评价一般,评分为7分(见表9)。但是大型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认为法治环境表现较好,评分分别为7.7分和7.5分;中央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评分最低,为6.8分,评价一般。具体而言,企业对于企业自主经营权、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违约纠纷处理以及账款拖欠治理的评价较好,分别为3.8、3.7、3.8、3.6和3.6分。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处理合同违约纠纷、治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的评价较差,仅有2.8、2.8与2.3分,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处理与账款拖欠治理等法治服务并不能满足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商投资企业对于我国法治环境的不满。此外,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对于各项维度的评分同样处于3.5—4分的区间,对于法治环境评价较好,但是对政府治理企业账款拖欠的满意度评分却依然低于平均水平,反映出中小企业所享受到的相关法治服务仍无法与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与大型民营企业相比。

(八)企业对创新人才支持的满意度高于创新创业支持的满意度

企业对于创新环境的总体评价一般,评分为6.9分,但是大型民营企业对于创新环境的评价较好,评分为7.6分(见表10)。具体而言,企业对于创新人才支持的评分(3.8分)高于对于创新创业支持的评分(3.7分)。最为显著的即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评分。外商投资企业对于政府出台的对创新创业的相关支持评价较差,仅为2.7分,但是对于创新人才支持的评分为3.4分。其他企业情况类似,这反映出了国家在人才层面对企业的大力度支持。

此外,调研结果显示,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创新创业支持与创新人才支持的评价虽然较好,但依然低于平均水平。外商投资企业的评价水平更低。可见,中小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到的各项创新支持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经营与发展需求,其所处的创新环境相对来说劣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地方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由于其雄厚的实力与可观的规模,通常与政府之间维持着良好的政商关系,因而在获得创新创业与人才支持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这些企业对于创新环境满意度较高。

(九)电子化智能化服务的普及获得了企业的较高评价

大型民营对于政务环境的总体满意度最高(7.7分),中小民营企业的总体评分较低(6.7分)。外商投资企业对于政务环境的总体评价较好(7.3分),但是对于各项具体维度的评分却较低,特别是对于涉企审批流程与政商关系的评价均较差,低于3分(见表11)。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务环境中,电子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的评分相对其他五项维度的评分较高(3.9分),这反映了疫情期间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政府的服务数字化进程提出了肯定。政商关系的评分在政务环境的六个维度中最低(3.7分),这表明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应为当前以及未来政府改善政务环境的重中之重。

虽然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各项维度的评价较好,同样处于3.5—4分的较高水平的区间,但是对涉企审批流程、对企服务方便快捷性、电子化智能化服务水平等维度的满意度评分依然低于平均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对于政务环境各维度的满意度评分也都普遍低于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享受的政务服务同样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升。

(十)基础设施与物流运输获得了企业较高的评价,是供应链体系得以及时恢复的坚实基础

整体而言,各类企业对于供应链环境的总体评价一般,平均评分为6.9分,但是大型民营企业对于供应链环境的评价良好,给出了最高分8.1分,与之相比,外商投资企业的满意度得分最低(6.0分)(见表12)。

具体而言,企业对于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产业链体系以及原材料供应的评价较好,评分分别为4.0、3.9、3.8和3.9分。基础设施的较高评分离不开国家对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视,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性。物流运输的较高评分(3.9分)反映了疫情期间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韧性与活力,同时也表明在有效的疫情防控之下,我国物流企业复工复产较为迅速,是居民生活与企业生产实现有效恢复的坚实基础。此外,企业对于原材料供应及时性的评分同样较高(3.9分),这与企业及时的复工复产以及极具良好的物流运输密不可分。

(十一)中小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对要素环境各维度的满意度均低于平均水平

企业对于要素环境的总体评价一般,平均得分为6.7分。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对于要素环境的满意度最低,仅为6.2分;中小民营企业对于要素环境的评分同样较低(6.5分)(见表13)。

具体而言,企业对于劳动力资源、原材料供应充足性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稳定性的评价较好,分别为3.8、3.8和3.7分。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各项维度的评分处于相同区间,评价同样较好,但是其绝对得分依然低于平均水平。外商投资企业的差距更加明显,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各项维度的评分分别为3.2、2.8和3.0分,评价较为一般。由此推断,疫情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劳动力资源与原材料供应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性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至于企业对于要素环境的满意度评分较低。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所处的要素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因其在当地的稳定的供应商关系以及丰厚的资源基础,因而能够保证要素资源的相对稳定,从而解释了其对于要素环境的相对较高的满意度。

(十二)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受到影响最为严重,其对开放环境的满意度最低

企业对于开放环境的平均评分为6.8分,评价一般,但是大型民营企业对于开放环境的评价较好,评分最高(7.5分),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开放环境的评分最低(6.3分),中小民营企业的满意度也处于低评分的区间(6.6分)(见表14)。具体说来,企业对于开放环境各维度的评分均处于3.5—4分的区间,评价较好。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对于相应各维度的评价较差,评分均低于3分。其中,出口订单的评分最低(2.3分),意味着受访的外商投资企业因为疫情所受到的出口订单减少的影响较为严重。此外,根据外商投资企业的调研结果,疫情期间,出入境限制加大,通关便捷性与畅通度受到影响,海外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受到冲击,经济开放度、国际化经营氛围与国际贸易便利条件都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这些因素导致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开放环境的满意度较低。

四、疫情期间的政策支持

(一)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各项政策均有较为普遍的需求

整体而言,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是企业最希望得到的政策,其次是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减免或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减免企业房租、企业职工培训费补贴、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减免税收、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主要集中在支持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减免费用三大方面。具体而言,企业因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对于政策支持的不同的需求(见表15):

中央企业:需求前六位的政策依次为,企业职工培训费补贴、企业纾困优惠利率贷款、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减轻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减免或减缓社会保险费。

地方国有企业:减免企业房租、减免或缓缴社会保险费、暂时性采用灵活的薪酬方式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是其最为渴求的四项政策。

大型民营企业:首要的政策需求依次为,减免或缓缴社会保险费、延期缴纳税款、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灵活及低成本的信贷、企业纾困优惠利率贷款、暂时性采用灵活的薪酬方式。

中小民营企业:除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需求较高(44.1%),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其余各项政策普遍地具有一定比例的需求,且需求差异不大。具体说来,中小民营企业对于生产经营费用减免的需求相对较高,依次为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企业房租、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此外,对于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的渴求度略低,但比例仍在20%左右,依次为减免税收、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延期缴纳税款。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各项政策扶持均有较为广泛且普遍的需求。

外商投资企业:政策需求相对集中,66.7%的企业需要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的政策支持,50%的企业需要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1/3的企业的需求分布在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企业职工培训费补贴、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减免税收、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

(二)企业普遍享受到了政策支持,不同企业享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存在差异

整体而言,企业享受到的政策支持的惠及程度前六位的政策依次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企业房租、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减免或缓缴社会保险费(见表16)。这与企业渴求度前六位的政策能够形成较好地呼应,由此可见,疫情期间,政策的制定、出台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我国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工作值得肯定,同时也需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加强,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具体而言,各类企业享受到的政策的普及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到的政策呈现集中的态势。中央企业在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企业职工培训费补贴方面享受的政策比例高于平均比例6个百分点,但是在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享受的政策比例低于平均比例13.8个百分点。与之相似的是,地方国有企业享受的政策集中在灵活、低成本的信贷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两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政策集中在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减轻、企业水电煤费用减免、社会保险费减免或缓缴等方面。

不同的是,中小民营企业享受的政策并未过度集中,每项政策的普及程度接近总体企业的平均值。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享受到的得以缓解资金压力的金融、税费等支持普遍低于平均值。具体来说,中小民营企业在税收减免、税款延期缴纳、企业纾困优惠利率贷款、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减免,以及灵活、低成本信贷方面的受惠比例明显低于平均值。然而,大型民营企业在税收、贷款、住房公积金负担减轻方面的受惠比例普遍较高。由此可见,金融、税收减免等政策应继续向中小民营企业倾斜,为其提供更为方便的金融服务。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经营发展受到了冲击,中小企业的生产更是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一)企业总体的受冲击面为36.4%,中小民营企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为广泛的市场主体,受冲击面达到40.7%,即使抗风险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受冲击面也分别达到了24.1%和33.3%。

(二)市场需求下降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因素,44.7%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下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小民营企业因其规模与实力的限制,影响其日常经营发展的因素广泛地分布在多个方面,其中以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下降、资金链紧张与租金成本压力加大为最主要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对疫情期间我国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探究发展环境在支持企业实现发展目标、渡过疫情难关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萎缩,全球制造业受疫情冲击大幅回落后又实现缓慢回升,国际航运经历短暂回落后获得持续稳定恢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日渐复苏使我国外贸企业受到的冲击稍获缓解。

(二)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了先急剧下降后稳定回升的波动走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恢复向好,物流运输恢复较快。持续向好的国内宏观经济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国内“内防扩散、外放输入”的疫情防控工作呈现常态化趋势,为稳定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四)疫情催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倒逼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生长,科技创新将持续内化至企业生产经营中,为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提供科技支持。

(五)“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与“金融环境”被认为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最为重要的三项营商环境,但是企业对疫情期间金融环境的满意度评分最低(6.5分),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满意度评分较之略高(6.8分)。因而,改善金融环境与强化政策实施应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工作。

(六)中小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对所有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评分普遍低于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可见,中小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疫情期间所处的营商环境普遍劣于平均水平,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出台及实施相关措施时予以重视。

(七)企业对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与供应链环境的满意度评分较高。其中,电子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政务环境各维度中评分最高,反映了近来我国政务数字化、电子化工作的重要进展。基础设施与物流运输在供应链环境中的较高评分,显示了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层面的重要成就,也凸显了我国物流行业的韧性。

政府提供给企业的政策支持是企业得以恢复日常经营、渡过难关的关键。在对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政策环境进行更为具体的研究,了解当前的支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本报告就企业对政策的需求以及实际享受到的政策支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一)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各项政策均有较为普遍的需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是中小民营企业较为渴求的政策,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也很重要。此外,中小民营企业对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政策措施同样有着较高的渴求度,例如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减免企业房租、减免或缓缴社会保险费、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中小企业对于减免税收的相关政策的渴求度同样高于平均水平。

(二)在实施结果方面,企业普遍享受到了政策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在税收减免、税款延期缴纳、企业纾困优惠利率贷款、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减免,以及灵活、低成本信贷方面的受惠比例明显低于平均值。鉴于中小民营企业对于金融信贷政策高于平均值的渴求度,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精准金融服务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对本报告所反映问题的分析,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在经济运行日益恢复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切实了解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坚持切实有效的政策与机制,将短期调控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保证政策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企业主体,助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在切实把握各类型市场主体政策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科学决策、因企施策,强化精准施政。将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点,持续关注其需求与动向,在贯彻实施相关政策时,有针对性地向中小企业进行倾斜,确保能够准确、及时地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三)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保障,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资,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四)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呼应当前企业对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显著需求,利用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在5G、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国家重点攻关领域进行突破。

(五)持续完善市场环境,构建公平、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针对中小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市场准入平等性、市场竞争公平性、政府招投标程序仍需优化的情况,继续再下功夫,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权利。

(六)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对当前营商环境普遍满意度较低的情况,深入研究外商投资企业诉求,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式,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的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持续扩大开放力度。

(七)利用疫情期间传统企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鼓励传统企业结合行业特性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业态升级、模式优化、产业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报告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对于疫情影响与营商环境的研究相对孤立,未来可以考虑研究营商环境与疫情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甚至因果关系,进而从更深层次揭示营商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报》

热门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