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逆势而上 稳健前行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产业快讯 1615条 2022-08-16 18:15

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排名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增长2%,排名全市第一;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23.5%,排名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9%,排名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总

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排名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增长2%,排名全市第一;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23.5%,排名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9%,排名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排名全市第四……

亮眼的数据,折射出茶乡人民实干奋进的脚步。今年来,我县坚持“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聚力攻坚、加压奋进,勾勒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上扬曲线”,收获跨越发展的满满欣喜,也以县域之力为全市、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强产业

转型升级新突破

“5、4、3、2、1、点火!”4月30日11时30分,在我国东海海域的海上发射平台上空传来指挥员的倒计时指令,巨大的轰鸣声中,由我县与中科星桥、长光卫星共同合作研制的“安溪铁观音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距离地球535公里的太空轨道,正式开启从陆地到太空的远征。

“安溪铁观音二号 ” 卫星成功发射 史啸/摄

卫星发射成功的背后,是我县数字经济厚积薄发的体现。近年来,我县坚持“像做茶业一样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依托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突出规划引领、项目支撑、要素保障,全力推动产业加快延链补链、集聚壮大,引进中科星桥、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关村信息谷、中科曙光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目前已初步搭建起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创新中心和空天、影视、电子商务三条大数据产业链的“三中心、三链条”数字经济产业架构。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空天产业的强势崛起。依托全国首个全球商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开展“卫星+”智慧城市、智慧应急、数字乡村等应用业务,力争今年实现产值10亿元;做优数字影视,依托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资源中心,建设“忆库喜马拉雅内容研发基地”,打造“声音记忆+人工智能”的内容生产研发体系,抢占数字记忆生产服务市场。

园区经济是引导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和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全面推行链长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做优做强园区发展平台,不断扩大集聚效应,“一区九园”专业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光电、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我省最大最专业的LED高科技产业基地之一,泉州芯谷安溪分园区目前已引进15家光电企业,形成集生产基地、研发检测、商贸物流为一体的配套较齐全、产业链较完整的LED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产值129.23亿元,税收1.39亿元。同时,园区已建成首期2000亩,总投资超200亿元,目前二期工程1030亩建设正不断推进中。

新兴经济活力无限,传统经济也不甘落后。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我国18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我县再添一张世界级“金名片”。申遗的成功,展现我县茶产业在提升品牌价值、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将有力促进我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统筹做好“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文章。

春茶采制期间,采茶姑娘采茶忙

茶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县涉茶总产值增至280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28.46亿元,蝉联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我县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科技赋能茶产业,积极开展以“茶科技”为主题的茶事活动,启动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打造“磁吸”效应,助推众多茶领域技术项目落地聚合,为世界茶产业发展提供安溪风向标。

作为我县又一民生产业,藤铁家居工艺产业同样势头强劲。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藤铁家居工艺产业已成为我县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民生产业、特色产业,行业产值、销售额等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全县现有工艺企业2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2家)、加工点3000多个,从业人员15万多人,产值已达230亿元。目前,我县已成为全国“家居工艺”重点出口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1/3。

今年,我县坚持“国际国内双轨驱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方向,加快云鹤电商园、藤云工艺园、码雅文化园建设,举办古技今艺——安溪藤铁艺术展,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原材料配送中心,引导企业开展“油改水”工艺改造,启动行业标准制定,培育大师经济,抢占行业话语权,力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60亿元。

除“双铁”齐飞,其他传统企业不断增“高”变“绿”。出台《安溪县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方案》等系列措施,加快绿色化、高端化示范企业培育,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大力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支持企业开展“制造+互联网”、机器换工等数字化改造。其中,扎实做好闽光钢铁60亿产能置换及配套、全能量回收清洁环保型煤炭绿色转化等技改项目,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泉州闽光智能行车在吊装产品 李炳柱/摄

兴城市

扩容提质优服务

连日来,在城区凤明南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有序分工,有的在进行外立面喷漆作业,有的在砌筑井室,不远处的轮式挖掘机也在平整路床,为沥青路面铺设做好准备,现场一片繁忙。

凤明南老旧小区改造只是我县打造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县深入实施“抓城建保民生”专项行动,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配套优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保障“基本民生”,尽力而为满足“多元需求”,内外兼修,打造宜居城市,提升茶乡人民幸福指数。

聚焦中心城区,以城带乡,做美新农村。我县引进高水平规划团队,精心做好“大龙湖”城市中轴设计,统筹推进炭坑内、同美等片区大更新和老旧小区微改造,建成并开放龙湖山体育公园。同时,强化村庄规划引领作用,实施乡村建设“1+6+2”系列行动,加快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62个试点村和9条示范线建设,打造城厢、湖头、祥华、虎邱、尚卿等五个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示范乡镇,拓展裸房整治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设功能完善的城市副中心,融入“一核一辅多带”县域发展新格局。“通过项目建设、文旅融合、整合资源三大支撑,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名相故里,科技新城’金字招牌。”湖头镇党委书记黄文楷说,该镇将通过发展光电高新、再生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推进湖头历史文化名镇工程、湖头环城路、泉州芯谷安溪分园区二期等项目建设,紧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这两张国字号名片,深入实施湖头历史文化名镇工程、湖头特色文化文物示范村镇工程,放大聚集和辐射效应,形成独特吸引力。

安溪雅兴至东坑公路工程清水岩隧道右洞贯通

5月23日,省道S217(联四线)安溪雅兴至东坑公路工程清水岩隧道右洞贯通。这意味着我县迄今为止最大的县级交通工程——综合立体大交通“大三环”的先行工程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5平方公里,周边10个乡镇可实现15分钟内进入中心城区。

织密交通路网,畅通城市发展动脉。我县主动融入厦漳泉一体化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对接联通,加快推进大三环系列工程建设,启动国道G355城区过境线论证,加快南翼新城环西路规划建设,确保兴泉铁路安溪段建成通车,力促大安高速开工建设,加快安翔高速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昌厦高铁落地设站,完善农村公路。截至去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5457.29公里,公路总里程约占全市四分之一、全省十六分之一,位居福建省县(市、区)第一。

长者食堂

人民的幸福生活,要提升“硬环境”,还要优化“软服务”。养老是民生之本。我县率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依托第三方居家养老服务商,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实现居家机构化服务;还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模式,创建2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36个农村幸福院,14个乡镇敬老院、7个长者食堂,针对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出台相关补助方案,并持续推进养老设施及服务提档升级,多措并举,层层递进,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善”养。

医疗乃民生之需。近年来,我县出台系列人才奖励政策,加强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撑起茶乡百姓的“健康伞”。“通过设立编制“周转池”,划拨专项事业编制20名,用于周转引进到我县教育和医疗行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县委人才办主任张杰培说,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柔性引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医院院长杨叔禹等26名医疗专家。同时,在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进还在职的高层次医学人才26人。

与此同时,我县还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加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步伐,持续推进县医院总院、县中医院总院建设,探索设立次中心,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升级“先诊疗后付费”、共享药房、健康云等暖心服务,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暖心医疗服务。 

稳增长

优化营商提效能

日前,记者走进福建鼎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员工正加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5月末,产值达到1.33亿元,比增65.9%;目前新投产显示屏支架1515、1212等新产品,今年总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该公司生产部副总经理袁洪峰信心满满。

袁洪峰的这份发展信心,源于一流的营商环境。“组建企业专员提供一对一服务,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企一策’,力促企业满产超产。”县工信商局局长王辉荣说,泉州疫情发生期间,我县在省市基础上,叠加实施‘1+1+8’政策措施、搭建‘惠企政策查询匹配’平台,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截至6月2日,我县申请第五期纾困资金贷款以及第六期纾困资金贷款的企业主要来自制造业,已审核推荐121家企业,拟申请授信金额5.02亿元;省制造业融资支持专项,已审核25家企业,拟申请授信金额1.43亿元。

出台政策纾困帮扶企业之外,我县还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位于湖头镇的县行政服务中心第二中心于今年启用,可受理98%以上县级事项,推动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的政务服务新格局;搭建“智慧服务·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实现1649个事项掌上申请预审、394个事项“全网办”、391个事项“邮递办”;2021年8月份在全省率先推出“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对127个事项进行优化提升,其中5个事项进行系统优化,40个事项压缩办件时长79天……

县行政服务中心第二中心正式运行

一系列营商举措让企业轻装上阵、良性发展,进而为我县经济注入强大活力,而招商引资,则为经济增长撑起“跳杆”。

“上线全市首个县级招商数字化平台,依托项目分布图、产业分布图、用地供应图、产业招商对象全国分布图以及对外宣传图等五张图,实现资源要素‘一网通览’和重点产业‘精准画像’,为招商整体发展赋能。”县招商办主任白劲松介绍,安溪·中关村领创信息产业园项目正是通过这个平台引进,且该项目寻租地块也是在该平台进行。

规范并用好招商选资工作流程图也为全县招商引资提供“硬支撑”。洽谈考察、部门会商、专家评审、上会研究、签订协议、开工建设等6个流程,为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真正实现招商引资规范化,科学化。今年以来,我县通过该流程图签约89个项目,总投资583.27亿元。

白劲松表示,我县还在酝酿出台“零地招商”政策,盘活闲置厂房、楼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培植新增税源。

面对外部复杂多变的形势,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户数不降反增的背后,是我县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导向,综合实行“一窗通办、一表合办、异地通办、掌上快办和特事特办”等五办新举措,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为全县市场主体迅猛发展增添动力。

企业一窗通办开通 刘伯怡/摄

“敞亮的房间、齐全的配套设施……每次踏入新宿舍楼都有回家的感觉。”日前,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对一栋设施陈旧的宿舍楼进行重新装修,赢得员工小周点赞,他还想把老家的朋友带过来上班。

就业是经济发展之本。今年来,企业妙招不断,凯鹰改善用工环境,八马茶业、海佳集团等企业也纷纷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开展职业培训等,实现稳岗留工。

而作为主管部门,我县人社局也积极整合各级就业政策资金,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全县稳就业、保就业各项指标进度稳中向好,就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79人、同比增长22.94%。发放以工代训补贴、稳岗返还、一次性稳就业奖补等各类补贴1681万元。

稳增长,须先稳消费。今年,我县以“茶乡购”促消费为主题,开展具有安溪特色的全民消费系列现场展销活动,进一步繁荣市场,激发居民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力。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消费券2.75万张,核销2.65万张,核销金额37.09万元,商家配套优惠金额309.48万元,直接带动消费额1.02亿元。

不只如此,我县还做足线下“促销文章”,策划22场主题活动,炒热一批夜经济载体。推出4条“两天一夜”旅游精品路线,助推旅游全面复苏;做精线上“推销”创意,放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遗成功的“爆点”效应,开展铁观音大师名匠直播带货。并同时做好大宗“营销”,进一步挖掘县域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培育家装消费热点,支持家居工艺企业拓展县内市场,促进销售与消费两端受益,多策并举促进消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茶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热门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