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产业快讯 1679条 2023-05-24 16:52

日前,为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编制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日前,为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编制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表示,《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京津冀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协同机制更加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自2015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北京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河北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天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随着新的目标任务提出,京津冀三地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尤其是细化以及打通企业产业配套的最后一公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下一阶段,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有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

       上述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同志称,将积极协调推动京津冀三地聚焦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重点是进一步明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理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

       二是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合力推动关键基础技术攻关、基础器件研制、基础材料发展、基础软件升级、基础工艺提升和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增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科学、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强化京津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攻克一批产业链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

       四是协同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完善京津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统筹5G网络和千兆光网部署,加快部署以IPv6技术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

       五是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支持京津冀协同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关键共性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开发一批绿色产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六是推动质量品牌标准一体化建设。完善区域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质量管控体系,推广应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模式。

       七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支持京津冀提升产业链龙头企业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对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垂直整合,支持龙头企业探索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

       八是深化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重点支持京津冀深化与周边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对接合作,加强跨区域产业互动、技术合作、市场对接、项目协同和信息共享。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分析认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需求等因素,都将对河北省未来产业起到重要带动作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北京具有基础研究优势的高技术新兴产业资源将有望向河北转移,为河北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丰富且成熟的产业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系统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到作用,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背靠京津,但是河北(冀)的创新能力不足,早已经不是短期的问题局面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中分析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目前存在六方面短板,其中指出,京津冀区域协作网络综合密度不高,跨区域地方政府协作程度亟待加强。河北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创新协同治理体系中的主要短板,尚未形成基于产业链布局的创新链。对于河北省的困境究其原因表现在创新基础薄弱,未来产业发展动能不足,目前河北省在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领域,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领域都高度依赖进口,从整体来看,河北省在高技术领域大型龙头企业分布较少,发展规模不大,总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新的国际形势变化给河北省接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冠疫情冲击加速了传统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催生了在线公共卫生服务、在线教育、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生产等新业态。同时,全球科技竞争和美国科技封锁向集成电路、核心工业软件、核心算法、航空钢材等战略性行业提出迫切转型需求,亟需摆脱国外技术依赖,实现自主研发替代。此外,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快突破及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正带来众多行业风口,新发展机遇频现。

       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需求背景下,以及雄安新区全球创新高地建设都将对河北省未来产业起到重要带动作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北京具有基础研究优势的高技术新兴产业资源将高效向河北转移,为河北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丰富且成熟的产业资源。

       环境和综合因素给予了河北省突破困境的方向和契机,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量,打破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塑造,要做好外引内育的方针,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全力营造适合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社会综合环境,政府牵头引导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市场配置体系,充分发挥河北当前主导产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作用,并积极探索未来产业的结合和落地引入方针策略可行性,设计出鼓励人才在当地开展创业的热效应,并与主导产业、未来新型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校、高级职业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完善机制,构建形成自身的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储备大军。

 

       产业链与创新链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有机体,河北省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作为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腹地,河北区位条件优越,政策优势明显,在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国家科技竞争短兵相接、贸易秩序和产业链竞争深度调整的时代,河北省要积极主动突破自身发展困境,优化产业结构,参与到全球科技竞争中去,成为京津冀一体化三角中有力的支角点。


热门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