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时,说是在中国产业园网上看到的,谢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京津科技成果来石转化链条,破解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蛙跳”问题,努力打造“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模式,加快京津科技成果在石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6年,全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区域内占比显著提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建立常态化成果供需捕捉机制。建立全方位京津科技成果挖掘渠道,面向京津知名高校、大院大所等成果资源高地,深入挖掘科技成果,为京津科技成果来石转化建立丰富的成果储备。发挥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石家庄)在京津的区位优势和带动作用,发掘和汇聚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建立县(市、区)成果对接机制,鼓励县(市、区)与京津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每个县(市、区)确定2一3个京津高校院所作为重点联络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赴重点高校院所了解团队科研及成果转化情况,每年组织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高校对接活动不少于2场。建立常态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借助全市科技大市场体系、揭榜挂帅、科技特派员等,深入挖掘、筛选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建设我市科技成果库,到2026年底成果供给数量达30000条以上。
二、支持应用型成果研发和转化。鼓励重点产业成果创新和引进转化,加大京津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引进力度,支持京津石产学研合作专项,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形成对京津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的强引力。京津石产学研合作专项支持京津石协同创新及京津科技成果来石转化,强化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
三、搭建京津成果来石转化桥梁。支持技术经纪服务活动,进一步健全技术经纪服务体系,促进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依托京津石第三方技术服务,通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促进京津石技术要素流动。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科技大市场体系,通过集中展示、路演等形式,让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供需信息“不对称”瓶颈。
四、加强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建设。聚焦验证、中试、应用场景等科技成果转化薄弱环节,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建设,各县(市、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每年至少建设1个中试熟化平台(基地)。推广“三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三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应用,提升相关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支持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支持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叠代升级以及跨领域应用和集成示范。谋划举办系列“高层次人才应用场景发布会”,做到“成熟一批、发布一批”。
五、提升成果孵化转化载体能级。加强孵化器、科技产业园、开发区建设,为京津科技成果孵化、落地提供优质载体。实施科技创业孵化“沃壤行动”和“1+N”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全市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良性生态系统。鼓励各县(市、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园区。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园区。
六、强化成果转化承接平台支撑。加快推进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将开发区打造成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平台。各开发区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等方式引进京津创新能力强、产业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各类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建设中央创新区,为企业提供实验室研究、检验检测、中试放大、孵化产业化等共享服务。有条件的开发区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驻冀高校以及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
七、拓展科技成果产业链承接空间。深化与京津产业合作机制,结合京津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编制产业链图谱,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着力提升京津产业承接能力。推动石家庄高新区生物医药、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栾城区先进装备制造等现有13个基地提升体量能级,引导产业链企业聚集。实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行动,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加强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营商环境好、承接能力强、产业链紧密衔接的重点产业平台
八、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金融赋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通过设立子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设立“石家庄市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聚焦重点科研领域和主导产业,加大基金“投早”“投小”“投新”“投硬”力度,促进财政资金与各类社会资本融合发展,加大对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力度。促进“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九、深化吸纳京津成果激励机制。持续深入落实《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完善技术经纪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石政办函[2022]10号),不断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和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企业吸纳转化成果,鼓励企业以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方式吸纳京津科技成果,单项技术交易额在50万元(含)至100万元(含)的,按照技术合同实际交易额给予最高10%的补助,超过100万元的部分给予最高5%的补助,每项最高补助50万元。
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强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加强基层科技管理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成果转化有效路径。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在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客服热线:400-6366558转0
津ICP备2020006662号-3 园区云招商 版权所有 部分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