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出台医疗器械国产优先政策 进口替代趋势进一步提速

产业解读 556条 2021-04-16 15:53

近期多省公布今年采购进口产品目录清单,纷纷提出优先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如浙江省将数十种医疗设备移出进口清单,并要求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广东省将进口医用设备清
      近期多省公布今年采购进口产品目录清单,纷纷提出优先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如浙江省将数十种医疗设备移出进口清单,并要求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广东省将进口医用设备清单从132种缩减至46种,强调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4月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在医疗领域中,被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或列入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目录的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只要在海南落户生产,在政府采购中会优先采购。

     众成医械研究院研究员郑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主旋律,国产医疗器械正在逐渐崛起,一批优秀国产企业已经脱颖而出,一些积极践行进口替代省市也已形成发展引领效应。


     郑珂说:“为支持国产产品,加速进口替代,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都曾发文要求医疗机构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在多方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等影响驱动下,未来将涌现出更多有能力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医疗器械企业。”

                 

 

     过去十年里,在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郑珂介绍,一是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脑起搏器、骨科机器人、组织工程皮肤、128排CT等一批关键生物医用材料和先进医疗设备开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二是优秀国产产品逐步抢占国内市场,包括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接合植入产品等;三是部分高端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包括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可降解医用镁骨钉、人工心脏等。

                 

     国产品牌正由“实现进口替代”转向“参与国际竞争”。以迈瑞医疗为例,作为产品体系丰富的医疗器械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大量全球顶尖医院与研究机构的核心科室。上海联影医疗拥有全球独有的2米PET-CT、世界首台超大孔径的磁共振等一系列世界首台、业界首创的产品,并正借助AI技术在全球竞争中实现超车。

     资本市场也成为医疗器械企业高速成长的重要助力,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申万行业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达86家,其中23家是2020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医疗器械公司上市速度和规模呈现上升趋势。

     全国医疗器械领域投资事件及投资金额也逐年递增,据众成医械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进口替代产品分析报告》不完全统计,2016-2020年期间国内器械领域投资事件年均超过200项,年均投资金额超过250亿元。2020年国内公开的医疗器械领域投资事件达330项,总投资金额高达477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金额超1.42亿元。

     上述《报告》指出,2017-2020年期间,国产化率高于50%的品种数量逐年增长,从2017年518项,增至2020年881项,近4年增幅超过70%。国产化率0%的品种数量逐年减少,2017年国产化率0%的二级产品类别数量达166项,而2020年减少至60项,越来越多领域的产品数量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国内医械企业为加强国内甚至全球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越来越重视技术与产品创新,不断在优势领域加大研发强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近五年来看,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总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年增长速度稳步提高,2020年前三季度的总研发投入约78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总量,2020年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全年研发投入有望超过百亿元。

     龚涛说:“随着医改推进,医疗器械板块的投资逻辑正在转变,过往业绩稳定的白马股面临集采的压力,不再受到市场追捧,市场关注点正在转向产业链纵向细分龙头和技术创新型企业。”

 

 


 

热门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