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稳中求进逆势上扬 跑出高新经济“加速度”

产业快讯 1916条 2020-07-30 16:27

驱动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三驾马车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只有科学研判形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突围点,实现在危

驱动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三驾马车”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只有科学研判“形”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突围点,实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企业选址,上中国产业园网,近千家合作产业园区,享受多重优惠政策。

作为城市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高新区驱动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三驾马车”持续发力,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政策+服务”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稳中求进、逆势上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1至5月份,青岛高新区北部主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6%,在青岛各区市中排名第一;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迅猛,全部位居各区市前列,跑出了高新经济增长的“加速度”。中国产业园网,企业选址门户网站。

疫情总有结束时,经济发展无止境。“我们将体制机制改革以来的制度优势、政策响应优势、服务优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优势迅速转化成高新经济增长的动能优势。”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李鸿雁表示,“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抢抓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重大利好,坚持科技引领,强化改革创新,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不断培育壮大新的增长极增长点,努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保外贸稳基盘 “经济答卷”行稳致远

疫情的蔓延给国际贸易蒙上了阴影,海外需求萎缩、订单不足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在青岛高新区,外国企业家们的信心却依然坚定。

面对复工复产后环保涂料订单快速增加的现状,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用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520万升船舶涂料的生产记录,并有望在得到相关评审后进一步扩大生产。“我们相信在高新区政府和青岛市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会拿到年产8000万升的批复,同时在自动化提升上加大投资。” 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运营总监Jon Overbo(乔恩·欧文博)说。

而另外一家外企——青岛天摩亚太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也因享受到退税政策的利好实现了快速复苏。公司总经理Ekaitz Ezpeleta(雷凯之)说:“疫情期间,我们共申报退(免)税额近450万元,均实现了当日申报次日到账,退税提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负担,降低了运营成本,为我们做好防疫工作和稳定外贸出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功能区改革后,青岛高新区灵活改变政策打法,增进服务举措,借助财税金融组合发力,出台应对疫情扶持企业平稳发展“11”条,从租金、税费、金融、技改等多个方面推动企业恢复生产,并成立财税金融稳外贸企业服务工作队,对外贸企业开展点对点个性化服务,确保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疫情防控期间,青岛高新区推出了“非接触式”出口退(免)税服务,目前区内企业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率已达99%以上,采取先行审核、事后复核的办理方式,当前共涉及退(免)税390.67万元。” 青岛高新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增利介绍道。

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先后共拨付企业各类政策奖补资金1268.25万元,在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上提速增效,加速各项帮扶政策措施效应释放,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赋能科技创新 企业活力尽现

六月刚过,青岛的企业圈就传来好消息——疫情之下,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高测股份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审核,即将成为2020年青岛市第一家科创板A股上市企业,也将成为青岛高新区北部园区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业。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危难时期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与韧性:生物医药产业1-5月份累计产值同比增长6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2%,十余家企业累计产值增速超过100%,经济上拉作用明显。

在日前发布的《拟认定山东省第三批瞪羚企业榜单》中,青岛高新区的汉唐生物等四家企业成功入围,目前该企业已接到来自意大利、法国、智利、伊拉克等20多个国家50余万人份的订单,目前日均产量5到8万人份。

“持续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入选瞪羚的关键因素,”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说,“我们已搭建起了全方位的研发体系,丰富的新产品成为公司持续增长的支撑。高新区政府也为企业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企业创新方面推出了从人才到项目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的“造血”能力,是突破疫情危机的“关键之钥”。功能区改革后,青岛高新区建立起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潜在的“独角兽”“瞪羚”等企业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创业创业生态活力迸发——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获2020年山东半岛自创区发展建设资金1000万元,嘉星晶电公司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资金2500万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1家、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1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242家,同比增长30%;上市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12家,总数占全市1/5;融智生物、科捷智能装备等29家企业获批建设青岛市首批技术创新中心,占比21.8%,位居全市第一。

“我们会努力帮助更多优质企业度过初创期,加快培育高成长型新经济企业,通过提高政策扶持、实施倍增计划、优化企业服务等多种措施,全面激活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青岛高新区经济发展部工业和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王筱青表示。中国产业园,企业选址门户网站。

当前,青岛高新区众多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成绩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盘古润滑产值增长近一倍,正典生物增长约40%,万创国际营收增长近6倍,近50家在孵“四上”企业产值总体与去年同期持平......得益于抓住机遇、超前谋划,他们在疫情期间不仅经受住了考验,更实现了化危为机。

创新“双招双引” 聚势增量崛起

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上提出,开发区要当好“特战队”,全面推开各项改革任务,打造“双招双引”高位平台。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创新“双招双引”打法,

强化平台招商,举办中国芯大会、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入中关村信息谷专业运营团队运营大荣生态科技园,吸引爱泊车等18个优质项目落户;举办了2次线上项目集中签约,共有利群商业综合体、明日世界(华东)数据中心等20个优质项目落户,总投资约26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在人才引进方面,作为全市唯一的“人才特区”,青岛高新区连续4年开展“人才特区”项目评审,为112个高端人才项目发放扶持资金2.2亿元。累计引进院士33人、海内外高层次专家62人。

在平台建设方面,青岛高新区依托中科研发城、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7个国家级孵化载体,累计引进中科院院所6家,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100余家。充分整合华为、百度、腾讯、招商蛇口等项目或组织的优势资源,吸引玄机科技北方总部、大道至简等创新型企业128家、科技型项目105个、生态圈企业10余家。 

在产业链培育方面,青岛高新区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集群,2019年“3+1”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64.8亿元,同比增长29.8%,创新创业项目突破2300个。

据了解,疫情期间,青岛高新区通过短视频、微信群、视频会、线上批复等信息化等形式,加大网上推进项目合作力度,共梳理了总投资315亿元的20余个重点项目信息。“我们瞄准产业细分领域,力争全年引进主导产业项目400个以上,以招商引资的产业集聚成果打造让企业家舒服的发展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青岛高新区招商部部长李明宽说。

此外,在全球资源配置领域,青岛高新区加快中以“国际客厅”建设,成立中以(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中以天梯产业创新研究院等2个平台项目签约落户,储备优质项目30余个。在政策领域,青岛高新区将出台“1+N”产业招商政策(“1”即普惠性招商政策,“N”即针对主导产业细分领域的个性化招商政策),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围绕信息安全、创新药物、机器人、总部经济等产业细分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行业新锐企业,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新的动能。

热门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