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临空经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依托产业聚集+制度革新+开放合作三大引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从起步建设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逐步构建起国际航空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临空经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依托“产业聚集+制度革新+开放合作”三大引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从起步建设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逐步构建起国际航空枢纽新生态。
产业聚变,锻造航空经济新引擎
临空区大兴片区聚焦航空服务、国际贸易、生命健康、低空技术与会展消费等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航空服务业引入宜捷海特、厦门太古等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国际贸易实现药品仓储、生鲜监管与跨境电商协同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汇聚协和医院实验室、再生医学园等高端资源,推动细胞治疗、口腔医疗前沿创新;低空技术产业以“适航与安全”为特色,携手民航高校与审定机构共建科创基地。
产城融合,塑造绿色智慧国门新城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目标,临空区推动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项目建设,构建“井”字型与“丰”字型路网骨架,推进轨道线路与物流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同步提升,多所学校、能源站与安置房项目陆续竣工,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空港新城。
制度创新,构筑协同开放新高地
深化京津冀政务协同,实现“跨省通办”与资质互认,推进“北京研发+廊坊制造”协作模式。通过“一天办N证”“云踏勘”等改革提升审批效能,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管理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开放联动,激活全球资源集聚
依托“临空大脑”与数字平台,推动数据口岸、干细胞试点等制度创新,吸引京东国际、西班牙BigBuy等外资项目落地,增强国际链接能力,打造辐射京津冀、联通全球的开放型经济枢纽。
面向未来,大兴机场临空区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与区域协同,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临空经济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