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

产业快讯 1916条 2021-03-02 08:48

三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三明市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26日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项目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老区苏区脱贫致富奔小康重要指示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举措。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支持推动下,我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订了《三明市人民政府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筹备期合作协议》。为高位嫁接北京及中关村优质创新和产业资源,扎实推动三明与中关村合作,高质量建设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项目,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做实“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以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项目建设为契机,深化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创新链服务产业链,补齐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短板,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打造具有老区苏区特色的创新引领、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和体系。

二、建设背景和意义

北京是全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是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出发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标杆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2016年7月,习近平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苏区县,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是新中国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是福建省钢铁、载重汽车、造纸、建材、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老区苏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致力做实“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推动新时代新三明建设。但三明产业结构不尽理想,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人才缺乏,创新资源不足,创新发展存在较大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借鉴中关村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共建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三明高位嫁接北京及中关村高端资源的有益尝试,是实现三明老区苏区创新发展、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通过共建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可将中关村在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项目运作、科技投融资等方面的经验和模式导入三明,并与三明发展规划、产业定位、资源禀赋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城市创新发展体系,对推动老区苏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和意义。

三、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总体规划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总面积约18.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创新中心+产业基地”

“创新中心”,即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中心;

“产业基地”,即在相关产业园区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基地,突出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力争五年内引进各类优质企业500家,预计实现产值370亿元、税收13.6亿元,快速实现“聚资源、引项目、树品牌、立形象”的创新发展目标,建成创新要素齐备、产业高度聚集的区域创新示范标杆项目,成为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科技产业园区。

(一)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中心

1.规划面积。位于三明城市副中心的生态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2.产业定位。依托中关村全国30多个合作城市和地区,链接全国创新网络及国际创新枢纽资源,结合三明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能互联、生命健康等三大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创新孵化、软件设计等产业,以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促进三明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为发展导向,构建具有中关村特色的三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3.发展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企业、高端人才及配套服务业的增量集聚。力争1年内聚集优质企业50家,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初步形成;3年内聚集优质企业150家,预计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3000万元,产业聚集快速形成;5年内聚集优质企业300家,预计实现产值20亿元、税收6000万元,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类中关村的创新服务体系。

(二)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基地

1.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基地

(1)规划面积。分别位于三明经济开发区和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规划建设总面积17000亩,其中三明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面积10000亩,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面积7000亩。

(2)产业定位。三明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含氟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新材料三大新材料产业,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含氟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含氟化学品、含氟半导体新材料、含氟医药中间体、含氟助剂、添加剂等产业项目,力争5年内引进项目30个、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以厦钨新能源材料为龙头的电池产业链项目,力争5年内引进项目20个、新增投资35亿元以上、产值达70亿元以上;稀土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剂、稀土助燃催化剂、钕铁硼速凝甩带、稀土铝合金型材等项目,力争5年内引进项目10个、新增投资15亿元以上、产值达30亿元以上。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永安丰富、优质的石墨资源,重点发展石墨负极、高端石墨、石墨烯应用等碳材料产业化应用项目,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有影响力的“产、学、研、用”以高端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为主的碳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创造基地。石墨负极产业,重点发展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隔膜、电芯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高端石墨产业,重点发展高纯石墨、石墨散热片、等静压石墨、核用石墨、军工石墨、半导体石墨、柔性石墨等产业;石墨烯应用产业,重点发展石墨烯防腐涂料、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电学材料、石墨烯功能增强材料、石墨烯储能材料、石墨烯电子材料和石墨烯节能环保材料等产业。

(3)发展目标。依托中关村及其合作城市人才、信息、资金、产业、技术等优势,力争5年内新引进项目120个以上、产值突破250亿元、税收达8亿元以上。其中三明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5年内新引进项目60个以上、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产值突破200亿元、税收达6亿元,并建立新材料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引进孵化项目并实现产业化10个以上;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5年内新引进碳材料产业化项目60个以上,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2亿元,并推动成果转化实现产业项目10个以上。

2.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1)规划面积。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规划建设面积10000亩。

(2)产业定位。重点打造抗肿瘤药物、免疫制剂、医学造影等三大产业,发展抗体药和医学造影两大产业链,着力培育大健康等新兴业态,建成辐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3)发展目标。力争1年内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家,3年内新引进企业10家,5年内新引进企业30家以上,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2.5亿元,努力打造福建省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制造基地。

同时,抓住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机遇,依托中关村品牌影响力,提升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力争5年内新引进企业50家以上,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2.5亿元。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同高效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以市长为总牵头人,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强力服务,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级各类政策资源,扎实推进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同时,建立高层联系沟通机制,市政府和中关村发展集团高层定期沟通交流,形成双方协同推进落实的合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推动共建三明中关村离岸孵化器。借鉴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合作城市设立离岸孵化器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发达城市和福建省沿海城市,计划3年内设立10个三明中关村离岸孵化器,实施借力创新和协同创新,促进优质科技项目“就近就地孵化、成果三明转化”,构建项目、人才招引新途径,搭建区域招商引资、政企合作、招才引智、成果转化的“空中走廊”,吸引优质企业落地三明,同时帮助本土企业在中心城市开启一扇“走出去”的窗口。

(三)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加强与中关村基金公司的对接合作,整合双方资源,集合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三明中关村产业引导基金。各金融机构针对性推出科技金融产品,推行“科技贷”,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四)强化研发平台服务。依托全市重点打造的“六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中关村科技园入园企业技术需求,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协同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建立常态化联合招商机制。紧盯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定位,进一步密切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沟通合作,加强常态化科技合作和产业对接,会同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坚持开展“创新中国行·中关村企业走进三明”活动,每年适时在北京开展科技合作和产业对接活动,力促全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三明中关村科技园。

(六)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市直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向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汇报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项目进展情况,争取上级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对科技园项目建设给予更多支持。

企业入驻了解详情点击:三明中关村科技园

热门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