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快讯 1916条 2021-03-06 10:46
报告通过广泛资料分析与问卷调查,揭示了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面临的困难。报告显示,企业总体受疫情冲击面为36.4%,中小民营企业受冲击面达到40.7%。报告指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与金融环境,被企业认为是实现发展目标最为重要的三项营商环境,但却是企业满意度评分较低的三项。为此,报告发出强烈倡议:全国各地各项抗疫惠企的政策措施,做到“不刹车”“不急转弯”!
从本期开始,分三期发布报告,敬请关注。
【前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和挑战。为及时、全面地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情况,《疫情之下中国企业发展环境调研报告》通过广泛资料分析与问卷调查,揭示了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面临的困难,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的企业发展环境,并对疫情期间企业的政策需求与实际享受到优惠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明确当前政策缺口,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由云图元睿科技有限公司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本报告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通过问卷调查,本报告分析了疫情期间各类型企业受到影响的程度,并且对比分析了各类型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各类影响因素,揭示了疫情期间企业经营发展的现实困难。
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OECD、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Institute for Shipping Economics and Logistics等多个管理、统计与研究机构广泛收集宏观经济资料,本报告从全球经济环境、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对疫情期间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三、通过问卷调查受访企业对疫情期间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本报告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开放环境、供应链环境等维度对疫情期间企业的营商环境进行分析。
四、通过问卷调查,本报告分析了疫情期间各类型企业对于各类优惠政策的需求,并与企业实际享受到的优惠政策普及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切实把握各类型企业面临的政策缺口。
本调查自2020年11月23日开始,至2021年1月11日结束,历时一个半月。共回收有效问卷22800份,覆盖央企(占12.7%)、地方国企(占7.9%)、大型民营企业(占19.7%)、中小民营企业(51.8%)、外商投资企业(占2.6%)及其他类型企业(占5.3%)。调研聚焦疫情期间企业营商环境及政策支持,对来自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各行业企业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通过研究发现,1)企业总体的受疫情冲击面为36.4%,中小民营企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为广泛的市场主体,受冲击面达到40.7%;2)中小民营企业因其规模与实力的限制,影响其日常经营发展的因素广泛地分布在多个方面,其中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下降、资金链紧张与租金成本压力加大是最为主要的因素;3)“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与“金融环境”被认为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最为重要的三项营商环境,但却是企业满意度评分较低的三项营商环境;4)中小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对所有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评分普遍低于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出台及实施相关措施时予以重视;5)有待改善的金融环境与亟待优化的政策实施是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恢复经营的短板。
基于所获得的调研资料,本分析报告亦对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分别提出相关具体的工作建议,着重强调了政策制定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以及政策工具的精准性。
【研究分析】
一、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一)各类企业均受到影响,大型民营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表1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的影响。整体而言,6.1%的企业表示“疫情影响极大,使企业面临倒闭危险”;7.9%的企业表示“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22.4%的企业表示“影响比较大,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以上三种情况可以聚类为“受到冲击”,则有36.4%的企业总体而言受到冲击。另有38.2%的企业表示“有些影响,但企业还能应对”;20.2%的企业表示“影响不大,企业经营可以正常进行”;还有5.3%的企业表示“有正面影响,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新机遇”。具体而言,中小民营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7.6%的企业认为“影响极大”,12.7%的中小民营企业表示“影响非常大”;外商投资企业次之,16.7%的企业表示“影响极大”;另有6.7%的大型民营企业表示“影响极大”。中央企业中受到极端影响的企业数目为,体现出了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图1反映了疫情期间不同类型企业的受冲击面。本报告中,将“影响极大”、“影响非常大”以及“影响比较大”统称为企业受到冲击,其比例之和统计为受冲击面。具体而言,疫情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最普遍,其受冲击面为40.7%;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受冲击面均为33.3%。中央企业受冲击范围最小,受冲击面为24.1%,同样体现了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市场需求受到疫情冲击最为严重,中小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广泛
图2的数据显示,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场需求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44.7%),其次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28.9%),随后是资金链紧张(28.1%)、招工困难(21.5%)、租金成本压力大(18.4%)、物流没有保障(16.7%)、复工复产困难(16.2%)、产业链上下游受影响(16.2%)等。
表2展示了各类企业所受影响与总体所受影响之差。可以看出,中央企业在复工复产、市场需求与产业链稳定性方面受到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平均值,分别超过总体平均值18.3、13.9和11.4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在复工复产与原材料供应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大型民营企业受到影响主要为,招工困难、违约风险升高、出入境限制与合同、订单转移风险;中小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广泛,疫情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仅复工复产、出入境限制与合同、订单转移风险受到的影响低于平均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受到的冲击聚焦在出入境限制上,高于平均值22.8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冲击最大,影响最为广泛。考虑到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就业的支撑作用,延续并优化当前各项举措,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纾困举措十分重要。
二、宏观环境
从全球经济环境视角而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萎缩,全球制造业受疫情冲击大幅回落后又实现缓慢回升,国际航运经历短暂回落后获得持续稳定恢复。从内部经济环境视角而言,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了先急剧下降后稳定回升的波动走势。国内生产总值与采购经理指数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至历史低点,后随着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有效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了稳定恢复。由此可见,疫情下我国企业经营活动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急速下降后,实现了稳定恢复。从长远看,中国国内宏观经济仍旧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从社会环境视角而言,国内“内防扩散、外放输入”的疫情防控工作呈现常态化趋势,给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从技术环境视角而言,疫情催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倒逼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生长,科技创新将持续内化至企业生产经营中。
(一)全球经济环境
1、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萎缩
图3与图4分别对比了世界主要经济体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GDP环比数据与同比数据。如图所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中国国内的经济、生产与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自2020年3月起也陆续受到疫情影响。据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6.8%;美国的GDP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0.3%;欧盟的GDP环比下降3.3%,同比下跌2.6%;日本的GDP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2.1%。随着中国政府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管控,企业逐步实现复工复产,中国经济呈现出了稳定恢复的态势。但是其它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面对疫情时的不力防控导致其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衰退。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1.7%,同比增长3.2。相比之下,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9.0%,同比下降9.0%;欧盟GDP环比下降11.3%,同比下降13.9%;日本GDP环比下降8.3%,同比下降10.3%。2020年第三季度,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仅有中国的GDP实现同比增长(4.9%)。美国第三季度的GDP同比降低2.8%,欧盟同比下降4.2%,日本同比下降5.7%。
2、全球制造业受到疫情冲击,呈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回升的波动态势
图5反映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走势。如图5所示,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回落,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也明显回落(降至47.4),全球制造业增长有所放缓。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明显控制,对中国的影响逐步降低,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有所回升(回升至47.8)。但是随着疫情对中国以外地区的影响程度逐步加深,2020年4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出现了大幅回落(降至了39.5)。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蔓延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全球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随着各国针对防疫情、保民生、稳经济出台了诸多政策,2020年5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有所回升,小幅回升至42.4,仍处于荣枯线以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继续显现,全球制造业维持弱势格局。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全球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数月上升,大幅上涨至2020年10月的54.5。但是由于疫情并未得到完全有效控制,11月PMI指数小幅回落。2020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升至全年最高(55.2),全球制造业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新冠肺炎疫苗的获批上市,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较2020年会有较明显的好转。
3、国际航运经历短暂回落后,获得持续稳定恢复
图6中全球RWI/ISL集装箱吞吐量指数表明,2020年2月RWI/ISL集装箱吞吐量指数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大幅回落至104.1,较上月降低了8.4。尽管大幅度回落,2020年春季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降幅仍旧远远小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从高峰到低谷的降幅。这表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当前全球集装箱运输具有一定的弹性。在2020年春节的短暂回落之后,2020年5月,全球RWI/ISL集装箱吞吐量指数呈现出了稳定恢复的态势。世界贸易已经显著地从2020年春季的重大衰退中恢复过来。当前世界航运已经恢复到甚至超出了疫情之前的航运水平。
图7中,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数的变化趋势显示,2020年2月,中国的国际航运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带来的十分严重的影响,集装箱吞吐量指数远远低于2019年的最低水平。在中国政府对于疫情的严格管控之下,中国航运实现了稳定恢复。进入2020年第二季度之后,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数显著增长,在2020年10月达到波峰。由于进入冬季后,疫情在全球出现反复,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与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数的变动趋势略有不同的是,中国以外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数在2020年初开始出现下滑,在2020年5月触底反弹,在2020年10月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政府能否对于疫情实行良好的管控对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疫情在2020年3月即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秩序得到了恢复,因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反之,国际疫情的不断蔓延影响了其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生产秩序,导致中国以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直至2020年5月方开始实现恢复。(来源:中国企业报)
最新动态 更多>
[10-28]
[10-22]
[10-22]
[10-14]
[10-08]
[09-10]
[09-10]
[09-06]
客服热线:400-6366558转0
津ICP备2020006662号-3 园区云招商 版权所有 部分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